3、太阳病,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,必恶寒,体痛,呕逆,脉阴阳俱紧者,名为伤寒。
35、太阳病,头痛发热,身疼腰痛,骨节疼痛,恶风无汗而喘者,麻黄汤主之。
36、太阳与阳明合病,喘而胸满者,不可下,宜麻黄汤。
37、太阳病,十日已去,脉浮细而嗜卧者,外已解也。设胸满胁痛者,与小柴胡汤,脉但浮者,与麻黄汤。
51、脉浮者,病在表,可发汗,宜麻黄汤。
52、脉浮而数者,可发汗,宜麻黄汤。
46、太阳病,脉浮紧,无汗,发热,身疼痛,八九日不解,表证仍在,此当发其汗。服药已微除,其人发烦,目瞑,剧者必衄,衄乃解。所以然者,阳气重故也。麻黄汤主之。
47、太阳病,脉浮紧,发热,身无汗,自衄者愈。
55、伤寒,脉浮紧,不发汗,因致衄者,麻黄汤主之。
49、脉浮数者,法当汗出而愈,若下之,身重,心悸者,不可发汗,当自汗出乃解。所以然者,尺中脉微,此里虚,须表里实,津液自和,便自汗出愈。
50、脉浮紧者,法当身疼痛,宜以汗解之。假令尺中迟者,不可发汗。何以知然?以荣气不足,血少故也。
83、咽喉干燥者,不可发汗。
84、淋家,不可发汗,汗出必便血。
85、疮家,虽身疼痛,不可发汗,发汗则痉。
86、衄家,不可发汗,汗出,必额上陷脉急紧,直视不能眴,不得眠。
87、亡血家,不可发汗,发汗则寒栗而振。
88、汗家重发汗,必恍惚心乱,小便已阴疼,与禹余粮丸。
89、病人有寒,复发汗,胃中冷,必吐蚘。
评论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