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始数据处理包括地形数据和设计数据两部分。
1、原始地形的转换和输入,包括离散点、等高线的转换和特征线输入等。
2、设计数据可以根据总图来输入,后边进行土方计算时则可以自动采集,此步骤并不是必须的,因为在土方计算时还可以再确定设计标高,大概有等高度、按一定的标高增减、按3~4个点来输入等几种方式,也就是说通过后边的这个设置方式并不一定能达到你想要的设计面,如果设计面较复杂,建议还是通过前者的方式来详细规划你的设计面。
方格网法
1、确定计算范围,需要一个封闭的区域。
2、自动布置方格网,然后进行适当的合并或分割。
3、采集自然标高,确定设计标高。
4、选边放坡、选角放坡、选点放坡
内、外凹角处理:选点放坡
删除一定范围需要渐变的边坡,或者就采用选点放坡一个网格一个网格的放。
选择起始放坡方格点,选那个带文字的十字,指定该点放坡方向[切换(S)/选线(F),放坡方向当不是横平竖直的时候,输入S切换,然后选下一点变方向变坡(A),在另一条转折边上选点,最后一个个放坡。
但是这种方式的处理是不严谨或有点问题的,会造成开挖的范围和土方比实际的要小,不建议采用,图面建议人工修改,这个问题的处理只能期待飞时达的优化升级了。
不同坡率间的衔接
在一个网格(20m长)范围内渐变,即坡率是变化的,其实这时可以手画,把两段边坡用多断线硬连起来。如果要算土方或让软件生成这段边坡,可在选点放坡的基础上采用直接放坡到边界,要一级级的放,其实每个坡面或平台都是一个网格,可以继续向外放坡。